南方热线,华南热线--华南地区门户网站!广西频道 →  新闻中心 → 广西浏览:广西中高等学校部分专业开发"广西特色"课程体系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广西中高等学校部分专业开发"广西特色"课程体系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3402 更新时间:2010-09-27 

  广西未来几年需要一大批紧缺人才,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一系列措施,如在大中专院校内新增或调整相关专业,以满足重点产业人才紧缺的需要。2010年,我区就批准高校根据需要新设专业方向50个,3年内,还将新增或调整一批相关课程。中高等学校的部分专业课程正在悄然“变脸”。 
 

  中职:

  部分专业设置新课程体系

  广西千亿元产业的发展及北部湾经济区都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广西劳动力市场甚至已出现技术工人紧缺现象。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已提出要实施“千亿元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到2012年、2015年、2020年,全区新培养和引进工业产业高级技能领军人才分别达到3000名、5000名和1万名以上,其中支柱产业占比80%以上;培养具有中级职业资格的产业工人分别达到60万、90万、150万名以上;高技能产业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比例分别达到12%、15%、20%以上,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9月25日,自治区教育厅职成处钟副处长就此向记者介绍说,在中职教育方面,广西鼓励实现行业组织、企业、学校集团化发展,鼓励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办学。另外,还将根据重点产业的布局,对中职的专业布局进行调整,缺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比如在百色的矿业、钦北防的港口和石油、南宁的物流等方面,都要加大人才的培养。

  为了对接千亿元产业的用人需求,广西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也将“变脸”,钟副处长介绍,在部分专业的教学上,计划开发全新的具有广西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把10门专业课程做成一个体系,有牵头的学校,有协助的学校,每门课程有3家至5家企业参与。过去对一些专业的学习,是先学原理,再动手实践,但新课程体系开发之后,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作为教学内容贯穿始终,课堂就是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就是课堂,边学理论边动手,让中职人才更快地适应重点产业用人的发展需要。

  

 

    高校:
 

  配合产业新增部分专业

  除了紧缺的中职技能型人才备受关注,在本专科人才的培养上,广西也将有一系列动作,而新增专业就是其中之一。9月28日,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将正式挂牌成立,部分新增涉海专业也将随之亮相。

    钦州学院院长李尚平教授称,该学院70%以上的学生都是服务海洋经济和临海工业等产业的地方专业人才,广西北部湾沿海经济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实用科技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其中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石油、化工、造纸、造船、制造业、物流、管理、商务、多种外语、东南亚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从2007年开始,该学院就先后增设了港口物流、海产品储运与加工、轮机工程、海洋科学等海洋类专业,以填补广西高等教育无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2009年和2010年,又相继增设了航海技术、港口机械、海产养殖、地理信息系统(海洋遥感方向)等本科专业,使学院涉海本科专业达到了6个。

 李尚平还表示,从今年开始,该学院物理材料科学学院、海洋学院等教学单位已经开始与北部湾港口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逐年向企业量身输送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多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的人才将走向北部湾经济区。

  教育厅:
 

  3年内改革修订300门高校课程

  为应对广西千亿元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需求,高校教育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在逐步进行中。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陆处长日前在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到2012年,全区本科高校将围绕14个千亿元产业,调整、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点100个,改革和修订课程300 门。2010年,我区批准高校根据需要新设专业方向50个,如广西财经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涉关事务管理方向,广西民族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东南亚物流管理方向,钦州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开设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等。

  广西还将重点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面向广西14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的紧缺技能型人才专业点,优先支持服务广西14个千亿元产业的专业建设。今年,我区遴选了11所本科高校的11个专业如海洋科学、冶金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化工与制药、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软件工程、动画、物流管理和金融学等专业作为紧缺人才专业,自治区财政厅安排了专项经费对11个专业进行重点资助建设。

  

    计划:

  鼓励高校发展“空白”学科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广西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信息网络、医药、空间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空白和紧缺学科专业,到2012年,全区高校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设50个新专业点及其新教材新课程。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我区高校为新兴产业发展新增专业点25个,如桂林理工大学开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广西中医学院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钦州学院开设水产养殖学专业等。

  实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遴选一批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及其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从2010年开始,每年建设50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其100门精品课程,到2012年,建成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0个,精品课程300门。

  而对于广大学子来说,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关注、了解这些高校新增专业的信息,并结合重点产业发展的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广西新闻网记者 关海芳 实习生 张曦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