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假药几可乱真
然而,生产假药的厂家并非都这么马虎,有的假药仿得跟正品几乎一模一样,药监人员都不一定能凭肉眼断出真假,还得借助检验设备。
南宁市药检所的检验员覃攀介绍说,他每年有半年的时间都在外面进行药品打假,边远的农村是出现假药最多的地方。牌子响、销量大的药品最容易被仿成假药。
覃攀拿出一盒从市场上查获的假感冒药,仿的是国内知名的感冒药“感康”,包装、剂型、批准文号都一样,只有在产品说明书上能看出端倪。覃攀说,“感康”的生产厂家为了防伪,运用了多种防伪技术,贴防伪标签等技术都被假药厂家破解了,最后不得不在产品说明书上应用水印技术,就像辨别人民币的真假一样,将说明书对着光,能看到水印的才是真药。
除了西药,中药的制假手段也日益“精湛”。炮山甲是一味药材,实际是穿山甲的鳞片。药监人员展示的假炮山甲,经过染色等手段,跟正品几乎没有区别,却是用猪蹄甲制成的。鹿茸是名贵药材,有的不法商贩用老鼠皮包裹鹿角粉,制成假鹿茸高价出售。
在现场,药监人员向村民们教授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分辨方法。如药材海金沙,外形上看就像细沙,于是有的不法商贩干脆就用沙子来冒充。要辨别真假,只需准备一杯水,把海金沙撒进去,用沙子冒充的会直接沉底,真正的海金沙则是浮在水面上的。
农村医药代销店存隐患
村民劳宝信坦言,面对日益翻新的假药,以普通农民的知识水平,还是难以应付。“我们看不懂那些批准文号,只能用身体来检验,吃了病能好,那就是真药,不能好就是假药。”劳宝信说,村里一般没有药店,但有很多代销店,卖些烟酒、食品等,也卖药,生小病的时候舍不得上医院,就在代销店买点药吃。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李勇强介绍说,像这样的农村代销店是不允许经营药品的,因为进货渠道无法保障。假劣药品进不了正规药店和医院,往往就会钻到这些代销店里来。药监部门将加大对药品非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正规的药品供应渠道,农村才成为假药的“重灾区”。药监部门正在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以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在村一级配备药品安全协管员,他们掌握一定的假药分辨知识,走村串户时发现可疑药品,将上报药监部门。
农村药品供应网则尽量将正规的供应渠道延伸到农村,鼓励药店开到农村去,让农民用上跟城市“同质同价”的药。据介绍,目前已有一些城市里的连锁药店将分店开到了乡镇一级。要让村里的农民也用上安全可靠的药品,还需要政府部门的进一步引导。 (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 张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