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幽深几转弯 小溪穿谷即为关 峰峦高插雄如剑 家族久栖稳若山 隐处任凭妖气逼 遁来莫管世风艰 时人欲问何年事 志在咸丰同治间”,这首藏头诗,刻在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石门村一个名为“中天桥”的岩洞洞口。既道明了石氏族人在此隐居的历史,抒发了对时局黑暗的控诉,又将这位名叫石小峰先民的才情流传百年。
清咸丰同治年间(主要指19世纪60年代前后),广西一带匪盗四起,为了躲避战火和匪盗侵扰,村民纷纷寻找附近的岩洞避难,在与入侵者对抗中,他们要么建设机关防御,要么构筑房屋,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防御体系。
据融安县大良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伊凯介绍,在该县石门洞一带,一共有两处保存完好的古代避难所遗址。一处是石家屯先民避难的“天桥洞”,按照位置的高低,三个相互不连通的山洞分别称为上、中、下天桥;一处是戴家屯先民避难的“戴家岩”,这些避难所均分布在“石门洞”大山周围。
根据当时留存下来的大量石小峰起草的石刻,和当地文史专家的多年考证,我们有机会重现先民们躲避战乱时的情景。
“避难公约”记录战争残酷
在融安县文管站的陈列室里,记者看到了几块早年从中天桥巨大的岩洞中运出的石碑,上面记叙着石小峰起草的碑文。这些石碑中即有先民与入侵者对抗的战史,又有为了保证避难者安全而制定的“避难公约”。
石碑上规定:盗窃他人财物者,驱逐。通奸乱伦者,杀无赦。畏战不出者,所携带财物尽数充公。发现敌情后,因故意拖延导致被入侵者发现洞口者,按通敌论处。村民被绑票,绝对不能以打开岩洞为条件交换人质…… 同时,石碑中还记录了一些具体的军事准则,例如在新人进入岩洞时,就进行考量,给予具体分工。每天在其他山顶建立流动哨,并制定了相应的暗号。
在这些冷酷的条款后面,石小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御寇安排须定位,留题布置是良规,后人莫道余多事,临敌仓皇恐蹈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