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每年来自五洲四海的国内外民歌手纷至沓来;广西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品牌创意诞生的地方,《印象·刘三姐》的宏大演出模式远负盛名并走出国门;“广西文化舟”载着八桂文化从这里起航,驶向东盟各国成为增进双方友谊的桥梁……这些年来,广西在推进中国-东盟区域文化交流合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对东盟文化交流开创新篇章
一直以来广西都非常重视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广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契机,结合广西实际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前沿窗口。
近年来,广西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08年起连续3年承办文化部海外“欢乐春节”品牌在印尼、泰国以及韩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配合文化部打造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专场文艺晚会“金风送来山水情——风情东南亚·相约在南宁”获得了东盟各国人士的高度赞誉。
山水实景演出模式开创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山水实景演出模式是广西文化人的独特创意,在国内外已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以制作人梅帅元为核心的广西创作管理运营团队与越南合作建设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项目已列入文化部对外文化贸易重点项目,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打造了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平台。自2006年以来,广西已成功举办了5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成为中国-东盟文化区域合作的一大品牌亮点。
随党政、经贸高层代表团出访演出形成了与东盟交流合作常态性的新机制。近年来,为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邀请国外嘉宾和招商引资活动,广西组织文化艺术团先后携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歌舞剧《刘三姐》经典唱段等节目,随同党政、经贸高层代表团对东盟各国进行演出。
“广西文化舟”成为广西对东盟文化交流新品牌。继“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成功举办后,“2007马来西亚·广西文化舟”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广西文化舟”向国内外推介了广西文化、中国文化,打造了广西对外宣传的亮丽品牌,提升了广西的国际新形象。
广西努力构建博物馆“‘10+1’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拓展与东盟区域文博交流合作。近3年来,广西文博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在南宁举办了“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与东盟10国博物馆交流合作工作座谈会”、印尼文物精品展、越南出水瓷展等。
扩大与东盟文化交流在行动
今年4月,广西制定了“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又将展开新的前景蓝图。
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打造文化外宣品牌,建立创新型交流载体,建设开拓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扩大文化外交的成果,让广西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前沿窗口,成为中国-东盟进行文化交流合作的聚集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建设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的广西文化作出贡献。
根据行动计划,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要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五大平台:一是建立文化交流合作培训平台;二是打造对外文化贸易对接平台;三是构建对话平台;四是建立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五是构建文化研究平台。
在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中,将推进以下重点合作项目: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该中心于2010年11月2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挂牌之后将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硬件依托,主要承接国家层面的交流培训项目,对东盟特别是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欠发达国家的援外培训任务,在文博、舞台演出、艺术教育、文化产业人才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培训交流活动。
——“彩虹之光”艺术教育拓展演出计划。该计划将以艺术、形象、生动、开放、立体的教育方式弘扬中华文化,以此推进国际华文教育,推动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整合广西各类优秀艺术资源,有针对地推出一批适合华文艺术教育的精品剧,并根据东盟各国华文教育的特点和需求,策划编排一批兼具趣味性、文化性、艺术性、娱乐性的剧目,面向东盟各国青少年演出。
——“广西文化舟”文化外宣品牌。广西将利用“广西文化舟”的品牌效应,继续每年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到各主题国举办宣传活动。广西将针对东盟各国文化风俗和历史积淀,打造一台以中国-东盟为主题的高品质外宣主题演出,融入“广西文化舟”整体活动中,以此带动一批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化外宣节目,带动一系列的文化贸易、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展览。“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已成功举办5届,今后该论坛将继续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联络,同时在论坛期间,设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展览”,设置推介交易、文艺表演、文化遗产展示和文化科技、艺术品展、动漫游戏、网络游戏、新媒体、数字出版物、文化创意活动等专展,构建一个集产品展示、要素交易和信息交流于一体,促进文化产业化项目落地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帅元国际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我区向东盟国家输出山水实景系列产品,使广西文化产品在东盟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我区与越南合作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将成为广西山水实景演出推向世界的重要品牌,我区将继续推进这两个项目。
——建设中国广西-东盟文博交流合作基地。该基地纳入国家文物对外交流合作规划,上升为国家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战略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每年组织1-2个文物展赴东盟有关国家展出,引进东盟有关国家文物展到广西展出,两年举办有东盟国家文博专业人员参加的人才培训班,根据需要组织文物保护、课题研究等项目合作。
——举办“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展演每两年举办一届。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广西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国际区域性艺术院校校际沟通,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记者方惠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