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广西与东盟各国农业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广西农业企业对东盟投资力度前所未有,这些企业在投资的同时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品种引入东盟,推动东盟农业升级。
记者28日从广西农业厅了解到,广西的农业企业当前正在东盟掀起一股投资热潮,建立了一大批木薯、甘蔗、剑麻等境外生产基地。
广西旺旺大农牧有限公司已在文莱开展水稻试种并取得成功,下一步还将开发文莱洛申光区700公顷水稻生产基地和5000―10000吨/年大米加工基地项目;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归仁的10万吨木薯变性淀粉项目已于去年9月28日开工建设,同时还分别与柬埔寨丰发有限公司、新加坡能源生化有限公司新签订了年产30万吨木薯淀粉、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木薯产业项目(投资额15000万美元)和2000公顷木薯种植基地合作项目(投资额280万美元);广西剑麻集团有限公司已在缅甸栽培剑麻种苗212万株,建立疏植苗圃500亩,完成大田种植6000亩;去年8月,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与文莱国家渔业局就钦州海华蚝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赴文莱开展大蚝养殖达成合作共识。
这些中国农业企业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当地民众增收,同时也有效推动东盟国家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发展。广西农业厅一官员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广西利用自身技术资源优势,派出170多人次专家赴东盟国家技术培训和推广,为东盟国家开展水稻、甘蔗、桑蚕等现代技术培训逾20个班次200多人次;同时,先后成功在柬埔寨、文莱、越南、老挝等国实施了沼气示范推广、果蔬新品种栽培、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及动植物疫病防控合作等项目。
这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广西农业厅官员介绍,广西企业在文莱已连续两季成功开展水稻高产试种,其中收割第一期试验的10个品种水稻试验最高单产达每公顷干谷产量7.659吨,为当地最高产量;在老挝,以中老农业合作试验基地为平台积极推广淮山、红薯、芋头、玉米、节瓜、黄瓜、柑橘等广西农业新品种及自动喷淋、灯光诱虫喂鱼等先进生态农业技术,成功开展蚕桑育苗和香蕉种植试种;在缅甸,杂交水稻高产试种示范、玉米制种试种和哈密瓜试种均取得了成功,产量远高于当地种植水平;此外,广西还先后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开展约20个水稻、玉米品种试种示范,普遍取得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已有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到东盟国家合作。2010年底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达9.79亿美元,比“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前的2003年增长约3倍,年均增长25%以上。(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