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展望:
以创新为引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制造业能否转变升级直接关系到广西工业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潘峰表示,“十二五”期间,广西制造业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以循环经济为着力点,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广西特色的质效并重的新路子。
潘峰说,技术进步缓慢、创新能力较差是妨碍我区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必须突破这一制约瓶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2010年,我区有色金属、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行业总产值3900多亿元,占重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高耗能产业比例过大。”潘峰说,“十二五”,广西必须强力推进低碳发展战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打造低碳制造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广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永权说:“要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他认为,在推动信息化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方面,柳工、玉柴等大型制造企业是成功的范例,这些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扩张,与长期推动信息化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融合密切相关。政府要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鼓励企业推进信息化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
“低端、低技术含量的资源型产业占比过高,是我区制造业改造提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推动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朝集群化方向发展是必然选择。”吕永权表示,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基础,完善规划布局,培育、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