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李建超)“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但很多商人却通过深圳出口货物到越南。他们为何选深圳不选广西?”10月20日,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经贸与物流合作论坛上,一名专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一位韩国的客商,在中国的天津、苏州、深圳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最近他们想把一些业务转移到越南去。如何才能把这些零配件从中国送到越南河内去呢?这位客商觉得中国和越南虽然陆路距离很短,但通关不是很方便。如果选择空运,产生的成本又太高。后来,他们把零配件通过公路先运到深圳盐田港,再通过海运将货物运往越南,成本就大大节约了。
“广西北部湾港是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对东南亚市场有着绝对的区位优势,为何韩国客商不选广西而选深圳?”在当日下午的论坛上,新加坡叶水福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吴荣昇说,造成上述情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广西本身跟天津、深圳、苏州的班次不多,交通还不太便利。同时,盐田港的服务、设施也比广西相对成熟。
对此,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张福利认为,目前,广西的物流体系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都在大规模地建设,完善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前景非常广阔。
“我运输的货物从防城港出口到非洲,不时遇到船等货、货等船的情况。”在新加坡从事多年物流行业的胡青春说,现在,广西的物流环境比10年前要好很多,但还存在着通关不便的情况。比如,货物压港、货物到港后不能及时装卸等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会加大物流成本,船多等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说,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花钱搞硬件设施,把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得漂漂亮亮的。但如果软件不好,相关的服务、管理、配套等跟不上,企业来了也会跑掉的。所以,物流建设应该推行服务模式标准一体化,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做好软件服务。
丁俊发说,今后的10年到20年是中国-东盟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必将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广西的物流发展还不太成熟,但它的“后发优势”非常明显,可以利用其它成熟地区的先进经验,避免走人家走过的弯路,几条腿同时跑起来,就可实现后来居上。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规划问题。”张福利与丁俊发在谈到广西物流发展时,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广西应该按社会经济发展来制定需要建什么物流设施,不要每个市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物流的顺利发展不能搞重复建设。”丁俊发说,广西北部湾的钦州、北海、防城港三个港口码头以及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都有相交叉的功能,如何做好各自的定位,进行分工合作才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