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1月17日电 (记者 林艳华)中共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17日在接受中新网等媒体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贺州市将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把贺州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华南生态旅游名城、全国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彭晓春说,“十一五”时期,贺州走过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当前,广西正处在黄金发展期,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两区一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正迎来多重机遇叠加的发展好时机,也为贺州的发展迎来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是贺州进入黄金发展期、实现后发崛起的重要阶段。
“十二五”时期,贺州市将围绕构建“五高三铁两江一机场”交通网络,进一步掀起第三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加快公路、铁路、水路、货运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交通网络建设,充分实现与铁路、高速公路的无缝对接,真正形成面向珠三角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贺州市将加快建立循环工业、循环农业、循环服务业、循环城镇、循环社会,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循环经济社会体系,走出更有效率和效益的科学发展之路。尽快建成以华润电力、华润水泥、华润啤酒三大产业循环链条为主体的核心区建设,并着力把相关产业项目循环进来,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链延伸拓展,逐步形成循环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构建产业互动、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格局,探索出一条具有贺州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在谈到发展客家文化旅游方面,彭晓春说,贺州市正全力挖掘丰富的客家旅游文化资源,建设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打造桂台合作的新平台。
贺州市希望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客家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广西名列前茅的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的客家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达到广西先进水平。到2015年,全市接待台湾旅游人数达到20万人次以上、其他旅游人数78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
彭晓春表示,今年,要把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在提高交通密度、速度和通达程度上下工夫,着力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通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通道,加快与发达地区和先进生产力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