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贺亮军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农业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农业优势产业跨越发展——“十一五”时期,广西农业发展迅速、成果辉煌、鼓舞人心!
这5年,先后克服了冰冻、大旱、台风、洪涝、病虫害等重大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等多重影响,预计2010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值2338亿元,比2005年的1448.4亿元增长61%;农业增加值1531.65亿元,比2005年912.5亿元增长67.8%;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比2005年的2495元增长75.5%。
“三避”金橘走俏世博
春末夏初,别处的金橘早已下树,阳朔县白沙镇富马村段光友采用“三避”盖膜技术种植的金橘依然果实压枝。这背后,是阳朔金橘与上海世博会的一段“奇缘”。段光友家20吨鲜果被上海客商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买下,并运往上海销给世博会嘉宾。
冬季时节,在阳朔县白沙镇连片万亩的金橘果园里,一张张白色的塑料薄膜将一株株金橘树罩在下面,好像为果树加盖了一张张巨大的被子。这就是广西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树冠盖膜”避寒技术。树冠覆盖薄膜的效果令人振奋:既可避雨防止果子开裂,又可增加光照、延长金橘生长时间,提高单产和优果率。2008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中,阳朔县运用“三避”技术的5万亩金橘在塑料薄膜的保护下,产量提高20%多,产值增加约1倍。
新闻延伸:“十一五”以来,广西累计推广“三避”技术1.14亿亩,新增农业效益100亿元以上。目前,广西“三避”技术从地膜覆盖发展到塑料大棚、树冠盖膜避寒、盖棚避雨、网棚遮阳、果实套袋等多种模式,先后探索出50多类200多种模式,涉及瓜菜、水果、花卉、烟叶、桑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
超级稻单产超800公斤
灌阳县中稻超级稻“Y两优302”超高产栽培示范点实测亩产813.3公斤,为广西水稻种植最高单产;该县晚稻单块田亩产也创出708.2公斤的高产纪录。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给予了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