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安居同样是百姓的生存之本。广西是洪涝灾害多发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广西平均每年倒塌农村房屋3.28万户,自治区财政平均每年需投入19700万元用于补助重建。为保障广西1000多万户农民的住房安全,今年广西启动了住房政策性灾害保险试点,财政全额出资给农民买住房保险,为农民编织防灾减灾的“安全网”。
壮乡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生活着12个世居少数民族,淳朴的各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生活的不断改善源于当地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
今年初,南宁市提出投入7000万元加大扶持全市民族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的一年里,已有3000万元注入了南宁马山县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等民族乡,政府将水泥路修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家门口。同时,饮水安全工程使得一万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而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沼气工程”则彻底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平安乡黄岭新村被誉为“中国沼气第一村”,前有菜地、果园,后有青山、别墅,是这里的真实风景。
“十一五”期间,广西投入沼气建设资金18亿多元,农村沼气入户率达46%,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并发挥着富民效应。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说,未来5年,广西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普遍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